笔趣阁 > 窃国者林 > 第十七章 【剑指死路】

第十七章 【剑指死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w.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夜晚十一点整,子时整点,村西树林。

    强忍着左臂传来的阵阵剧痛,就着黯淡的月光看了眼钟表上的时间,急速奔跑在丛林中的林汉城将金表揣进怀里,他连续跨过几道水沟,脚下用力一蹬,嗖声纵身扑地,消失在了低矮的灌木丛中。

    一直咬在他身后追着的几名黑衣人一下失了方位,不知目标隐匿在何处。几人放满了脚步,拉着圆环队形朝着之前追赶的方向小心谨慎地搜寻着,生怕那个力量和速度都强如猛虎的目标从什么地方突然蹿出,像先前遭遇时和那遭了秧的同伴一样,身体直接被一刀横着劈成了两截。

    林汉城就趴在原地没有动弹,左臂在先前的遭遇战中被一个黑衣人所持的弓弩射中,三寸长的短箭半身插进了上臂肌肉,所幸没有射中大动脉,却击碎了骨头。

    伴随着不断流淌的鲜血、难以忍受的剧痛的还有一阵阵酸麻的感觉,箭头肯定涂抹了毒药,他已经觉得眼前的景象变得模糊起来,体内那股爆炸性的力量也不敢再调动起来,否则流血的伤口还会扩大。到那时候,用不着那些人搜索追杀,自己就会因为失血过多和那些今夜死在他手里的村民一样,变成一具渐渐冰冷下去的尸体。

    直到这个时候,林汉城才从对自身力量的膨胀与迷信中清醒了过来,他在心里自嘲地道着,果然个体的力量再强也敌不过配合默契训练有素的协同作战。楚霸王当年在乌江凭一己之力斩杀数百汉军,也是多亏了一身好甲和马力的加持,最终还是逼得拔剑自刎,身死尸裂。

    而自己现在不过是个空有一身力量而的普通人,连手里那把短刀也是只凭力量和速度的优势当菜刀乱砍一气,这样的打法在早有准备的突然袭击中足以弥补技巧的不足,在瞬间爆发的生死搏杀之中,稍有不慎就会被个体力量远不如自己的敌人创伤甚至致命,手臂上那碎骨一箭就是明证。

    现在只能期盼那些黑衣人也都缺乏维生素,都患有夜盲症。那些人也不敢打火把,想发现自己也不容易,一切都得听天命了。

    过了几分钟,极为敏锐的耳朵终于捕捉不到那些人的轻微脚步声之后,林汉城心里一直悬着的石头才算暂时落下,开始匍匐在地上缓慢挪动着身子,咬牙忍着剧痛,打退越来越甚的困意,朝白天去到的那个山洞方向爬行着。

    不知爬了多长时间,林汉城终于凭着记忆和强行支撑的意识到了那处山洞前,黑漆漆的洞穴中隐隐有数十个红色的亮光点。他奋力挪着身体让自己滚了进去,立即听到了叽叽喳喳的声音,一瞬间刷剌剌十几只蝙蝠从他的身上飞掠出了山洞,他却连抬眼皮的力气也没有了。

    耗尽了最后一点体力,他斜着眼睛看向山洞外,高高的杂草遮挡了半个洞穴,应该是安全了。

    意识已经模糊得像一团浆糊,左臂已经没有知觉了,他闭上了昏昏沉沉的眼睛,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牛鼻子,你他娘的可千万别死在路上了啊。

    ……

    将近一小时后,遮蔽月亮的乌云被海风推开,半轮皎月状如银刀,和天上的星星一起,给地上行进着的人们提供着微弱光亮。

    东海海岸。

    海涛滚滚,波浪冲刷上岸的沙沙声响,像为这支从睡梦中被强行拉起,临时拼凑,外出执行一个危险任务的队伍奏着提神的乐曲。

    走在队伍最前的是一名五尺身材,山纹重甲在身,头戴红翎铁盔,腰挂三尺长剑,大踏着八字步的中年军官,便是朱国志朱参将。他的脸上没有军人通常的半脸虬髯,一双细小的倒三角眼中流动着愤怒的色彩,对自己深更半夜被刘大人的亲卫队长转达那样明显带有针对性却不得不服从的军令很是恼火。

    再转头看向身后跟随的一百厢兵士卒,除了自己的二十个从外地一同调来的亲兵以外,都是刘大人那两位亲信替他精心挑选的“锐卒”,不说装备简陋到令人发指,连配了盔甲的兵都不到一半,士气也几乎为零,人人皆是满脸疲态,神情涣散,步伐绵软,连手里提着的长枪都有随时脱手掉落的可能。

    虽然这一路数里还能勉强保持着一字队列齐步行进着,可他敢肯定,这样的一支军队,如果真的在突如其来的状况下遭遇敌人的袭击,除了自己的亲兵,肯定立刻便会作鸟兽散。他甚至看到了,夹在在这些疲惫士兵中间的,甚至还有身上缠着绷带旧伤未愈的老兵,这简直是对他的羞辱。而上下分明等级森严的军队却容不得他不服军令,恐怕刘光潜那厮就等着自己吐出一个“不”字,那两名亲卫队长当场就能拔剑砍了自己的脑袋,永久抹除自己这个后患。

    可朱参将清楚,即便他服从了上官的军令,领了这些根本没有战斗力可言的士兵出了老营前往勤裕村调查,也绝没有摆脱面临的凶险。虽然没有在战场上和远渡东洋的东瀛鬼交过手,却也说过东南的倭匪凶恶悍猛、其刀锋利吹毛可断的名头。如果那姓张的报案人所言不假,真的有倭寇登陆沿海,血洗了整座村庄的话,人数应该也不在少数。

    而刘大人安排的这一趟所谓先遣任务,毫无疑问是想把他朱国志推到倭寇的刀前,只能进不能退,必须得靠一双肉拳头撑到天亮。最好的情况无非是自己全身而退,而带领到此的这些孱弱兵马全部葬身倭寇的刀下,自己依然要背上统兵指挥不力的罪名。而最坏的情况,则是刘大人的借刀杀人记圆满达成,自己也在今夜和这些士兵被推到阴间口,一起死在倭寇的刀下罢了。

    他不甘心,据他被调来之后三个月时间的调查统计,驻守城外的三千兵马虚报兵额高达三成,辅兵数量便有七成之多,战兵总数不到八百,能配全铠甲和刀剑武器的只有一半,便是各级军官的家丁、亲兵之类,剩余的普通战兵则是自己率领的这批“锐卒”之类,一旦面对真正训练有素的军队,则根本毫无战斗力可言。

    士兵的军饷核发亏空严重,依照相关律例,普通厢军士兵每月的军饷最少也为八钱银子,但以他的统计结果一算,那些底层兵士包括战兵每月能拿到手的银子不过六钱,而且并非户部拨发的标准成色银锭,而是质地低劣的粗糙私银,连小小的果长士官也能从卫所既定的潜规则内得到好处,分上一小口层层压榨出来的兵血,每月能拿到手里的军饷比额定的一银子两多出三成不止。

    军官一层层贪墨克扣,兵丁缺乏训练与士气,上下离心离德,台州卫的状况嫣然烂入骨髓。可他却无计可施,想要把这一团漆黑的酱缸砸烂,却连手里的“砖头”也得先交给搅浆糊的上司,不得越级办事。他在想,这样的制度究竟是为了维护军队的稳定,还是朝廷默许军官拥有这样的特权?像这样的卫所,这样的军队,在幅员万里的大华朝究竟还有多少?究竟有多少像刘光潜这样的奸佞小人,在多少有司窃据着重要的职务,掌管着巨大的权力?已经承平百年的汉地二十二省,究竟还能这样的旋涡中勉励维持多久?

    他不知道。他想,这样的问题不是自己的眼界所能触及的层面,恐怕连曾经位居总兵官,已经离世多年的老父也无法看明白。

    虽然出身世袭将门,却与辽西武将集团的同辈们格格不入,哪怕在边镇还能看到雄壮坚朔的玄甲禁军齐整划一的拉练方阵,在更加纯粹的军人环境中历练,他也还是自愿选择调入内地做了客将。

    选中了东南海疆要地,本想在脱离世袭将门背景桎梏后干出一番事业,凭自己的能力为先辈传下的世职再上台阶,却不料所遇之人所见之事全都是黑如泥潭,浑浊而厚重,整个人仿佛戴上了一副重达千斤的镣铐,哪怕明知抬手便能打碎坚硬而脆弱的酱缸,却还是完全施展不开手脚。事到如今,反而被那只无形的大手推向了进退皆输的境地,别说荣立战功光宗耀祖,甚至还有性命之虞。

    念头停止,深深的无奈爬上了朱参将的额头,他不过而立之年,几道深深的鱼尾纹却像是年过半百的象征。他甚至想过,父亲当年说的没错,果然武人不该读书,学了那些圣人的道理,空给自己寻烦恼罢了。

    将那些杂念驱逐出脑海,朱参将转过头去,看向身后跟着的那位已经被解开绳索的报案者,姓张名适,自称是江湖游医,停驻勤裕村半年有余,靠为人看诊治病安身立命。出发前他亲自询问过此人有关倭寇袭击村庄的详细情况,甚至用过些手段,却根本没有问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让他心里总觉此事蹊跷,难道是刘光潜故意安排了这么一出戏,好借力把自己推出去?他摇摇头,在心里苦笑着,等到了那所谓的受袭村庄,可能遇见到的是真倭寇还是刘大人麾下的假倭寇,都尚还难说啊。

    队伍又行进了十余分钟,走在最前的朱参将一双利眼看到了前方远处的海岸边隐约的火光,像是点了一摞厚实的木柴篝火…

    还是,燃烧起来的房屋?

    他的眼睛陡然睁大,几乎是下意识地拔出了腰间的长剑,转过身紧随的亲兵队警示着道:“全体做好战备,所有人没有命令不准妄动,胆敢擅自脱离指挥者,就地军法论处,格杀勿论!”

    震慑住了开始骚动的队伍,朱参将又将刀插回了鞘中,从自己的亲兵队中选了三名可靠之人作为斥候,前往光源处探查情况返回报告,嘱咐他们在紧急时候吹哨传讯。都是在辽西时的府中家丁,也是禁军出身与蒙古鞑靼在战场上刀兵相接过的悍卒,丝毫不用担心他们的忠诚度和战斗素质。

    朱国志目送着三名斥候队员的影子消失在视距之外的黑暗中,在辽西常年征战养成的敏锐直觉告诉他,在前方等待着他的,绝对是敌人。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想致自己于死地。

    他闭上了眼睛,感受着愈发大的海风吹过脸颊,咸腥的气息进入鼻腔,仿佛能起到振奋精神的效果一般,让他紧皱的眉头也缓缓舒展了开来。

    他在心里冷笑着:来吧,玩弄权术的奸佞,想要爷爷的命就来取吧。你们这些朝廷的蛀蚀,毁家窃国,总有魂飞魄散那一天,咱们阴曹地府见吧!

    等待了良久,就在队伍即将再次开始躁动的时候,前方远处的光亮附近突然响起了尖锐的哨儿声,逆着海风飘到了立于军前的朱国志耳中,也像一把尖刀戳到了不安的士兵们的心头,让整支队伍安静了下来。

    朱参将睁开眼睛,目视前方,缓缓拔出了腰间的佩剑高举着,指向月黑风高的天空,指向浑浊不清的前路,使尽全身力气怒吼着道:

    “全军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