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火星殖民 > 第十八章 聖人无常心

第十八章 聖人无常心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9楼楼主

    我们的生命实践,处处都在向我们证明“不贰”。

    所谓“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例如,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明星何其远,为什么会出现在我们眼前呢?

    再例如,我们为什么会有同情心,恻隐心等良知和良心呢?

    我们为什么会被无私奉献,为他人牺牲自己的行为所感动呢?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帮助别人可以安慰自己呢?

    我们还有“神通”可以证明,这“神通”就是现代科技。

    就以互联网为例,这可以说是一种“他心通”。

    将来还有更多的科学技术可以用来证明“不贰”。

    比如,如果我们有了电影《源代码》那样的技术,我们就可以亲自去体验一下别人是如何明白“不贰”的。

    如果我没有说错的话,其实,整个生命(即宇宙)的发展史,包括人类的历史,就是证明“不贰”的过程。

    ------------------------------------------------------------------------------

    乐乐认为生命和宇宙文明在基本规律和原则上是没有太大差别的。这一点和楼主很类似。

    20楼楼主

    看不惯自己的人往往也看不惯别人。

    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常常也苛求他人。

    想象的确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等实践来慢慢证明。

    这将是个漫长的,甚至可能是无穷无尽的过程。

    因为我们多少都有一点点自虐,一点点偏执,一点点分裂。

    (原来是一个我,分裂成了能知的我,和所知的我的身体,我的思想,我的念头……)

    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治好的。

    ------------------------------------------------------------------------------

    21楼楼主

    上文的重点在于能知与所知不贰,

    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知,不分能知与所知。

    《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的背后还隐藏着,依托着无量的“不知”。

    任何个体(的知)都是整体/集体(全知全能)的某一方面的闪现。

    好比白驹过隙,又好比神龙不见头尾。

    然而如果没有一滴滴水,又哪里来的大海呢?

    个体(自)与集体/整体(他)也是不贰的。

    集体/整体不可能脱离一个个个体而独立存在。

    而每一个个体的形成/成就其实都是集体/全体的功劳。

    举个例子,每个人都有父母,父母又各有自己的父母,……

    如此推算我们的祖先真是数不清了,

    然而其中只要有一个出了问题,就没有我们了。

    这是从身体的角度举的例子。

    前面所说的“个体”主要还是指我们每个当下的“知”。

    集体/整体不可能脱离一个个个体而独立存在。

    我们每个当下的“知”同样时刻也离不开集体/整体。

    打个比方,我们眼前都各有一个电脑屏幕,看着各自的内容,然而连在同一个互联网上。

    “千江有水千江月”,看似不同,其实是同一个月的倒影。

    (千万不可以为这个月是脱离于我们,高高在上的。任何比喻都是拙劣的)

    我们都在同一片大海里,我们是一体的。

    ------------------------------------------------------------------------------

    22楼楼主

    上文试图说明个体与集体不贰。

    但是感觉还是过于偏于集体了。

    “没有一滴滴水,就没有大海”这个比喻容易让我们误以为个体是微不足道的。

    似乎一滴水的有无咸淡,影响不了大海。

    其实不然。

    前面我还打过一个水晶球的比喻,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宇宙中的一粒灰尘上的一种微生物。

    相反,整个宇宙只是我们的知这颗水晶球上暂时的幻象。

    我们每个当下的知,来自集体的全知全能,

    我们的每一个心念也必将反馈给集体/整体。

    曾经听人说:宇宙就象一个摄录机,记录下了一切。

    我则以为一切都记录在我们的潜意识(乃至集体潜意识,集体无意识)里。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这一个知(心念)将成为依托那一个知的“不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果有一个生命越狱成功了,那绝不是他个人的本事,

    而是我们的每一个知所共同成就的。

    而他的越狱成功,也意味者我们都成功越狱了。

    因为他与我们是不贰的,是一体的。

    体现在哪里呢?

    就体现在我们知行合一的生命/生活实践中。

    ------------------------------------------------------------------------------

    23楼楼主

    《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的背后还隐藏着,依托着无量的“不知”。

    我只知当下的知,不知其他的知。

    而正是无数无量无穷的其他的知(能所不贰,心物不贰的知)共同成就了我当下的知。

    这可能不是《论语》的原意,我只是借题发挥而已。

    前面我打过一个电影胶片的比喻。

    我们每个当下的知,就象一格胶片。

    我们的一生就好比一场电影。

    我们既是观众(知),又是主演(行)。

    这就叫知行合一,或者叫知行本一,知行不贰。

    这可能也不是古人的原意。

    我常常是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事。

    容易让人误解。

    ------------------------------------------------------------------------------

    24楼楼主

    《道德经》开篇写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如果“欲观”之心与“天地”“万物”的对立就意味着一切的开始的话,

    那么明白并证明了“不贰”,是否就意味着一切的结束呢?

    有可能。

    也许有一些聪明的生命早就勘破了这一点,他们不愿意结束,才千方百计地加以阻止吧。

    然而如果他们也明白“不贰”,就意味着生命的整体早就明白“不贰”了,那么每一个生命也必将亲证“不贰”。

    其实是无从阻止的。

    顶多也就是延缓而已。

    有趣的是:难道说他们就是错的吗,或者说是邪恶的吗?

    未必啊。

    他们其实就是些自虐狂,或者强迫症患者而已。

    他们陷在自己玩自己的游戏里不能自拔了。

    不要嘲笑他们,他们就是我们啊。

    我们多少都有一点心理障碍,

    恰恰就是追求完美造成了强迫症之类的心理障碍啊。

    有一天,也许我们会感谢我们心中的自虐情节,

    因为如果只有金色一种颜色,甜一种滋味,那是很乏味的。

    ------------------------------------------------------------------------------

    26楼楼主

    “我们的这一个知(心念)将成为依托那一个知的“不知”。”

    -----------------------------

    举个例子,假设我突起无名火(这一个知/心念),打了我儿子一巴掌,我儿子感到疼了(那一个知)

    但他“不知”我为什么会打他。

    ------------------------------------------------------------------------------

    27楼楼主

    我是无法逃离我的。

    而且,自他不二,能观之我与所观之世界乃至一切其他生命不贰。

    想要抛弃他人,逃离这个世界,或者单独解脱,退出江湖,

    就象我要逃离我一样,同样是行不通的。

    (有感而发,不是针对你的)

    只有那些真正无私忘我,奉献牺牲者,才是真的越狱成功了。

    而我只是在灌水而已。

    如果说有什么目的,也是为了自己更加明白而已。

    也还是出于私心,不值一笑。

    ------------------------------------------------------------------------------

    28楼楼主

    只是,就象我无法逃离我一样,我怎么放下我呢?“无我”的我不还是我吗?

    ------------------------------------------------------------------------------

    29楼楼我们明白了“自他不贰”,

    我们自己未必能得到什么好处。

    我们仍旧是个平常人,平凡人,普通人。

    照样会有缺点,会犯错误。

    然而,哪怕只有一个生命明白了“不贰”,都意味者整体生命(即万千宇宙)明白了“不二”。

    每一个生命(即世界)都将亲证自他不贰。

    前面我打过一个电影胶片的比喻。

    我们每个当下的知,就象一格胶片。

    我们的一生就好比一场电影。

    我们(不仅指人类,包括所有生命)既是观众(知),又是主演(行)。

    这些电影是交织在一起的。共同汇成一部大戏。

    如果说以前这部大戏的主题是自他对立的话。

    那么在某个生命越狱成功以后就改成证明自他不贰了。

    具体是什么内容,是我们所难以想象的。

    因为那不仅仅是人类之间互证不贰,而是所有生命之间互证不贰。

    而且,那些被我们认为是非生命的,也未必就没有知。

    (如果连所谓的无情也有知的话,那他们就是最无私的生命。

    正所谓:道是无情胜有情了)

    这将是怎样的一部大戏啊。

    世界走向和平?大同?时空旅游?长生不老?返老还童?......这就能概括了吗?

    只能算是个开幕前的小节目吧。】

    ------------------------------------------------------------------------------

    乐乐看完了帖子回到思考中。

    目前就如同中世纪(15世纪左右)做贸易的意大利一样,有了文艺复兴的样子。很明显,贸易繁盛给了人足够的金钱和思考空间。

    自他不二简言之自己和他人的真知(对世界)没有什么差别。个人体会不到是你没有领悟而已。

    聖人之所以以百姓心为心,很显然,自他不贰。能看到别人和自己没有差别的,这样的你也就近乎聖人了。

    乐乐了解到的未来和大家,和国外的诸多的人们,都是一样的。或许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不过曾经作为写手的乐乐都能领悟的话,你们又为何不能领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