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63章 一脉相传

第63章 一脉相传

作者:冷泡茶加冰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光幕说结束的第一时间,李世民飞速闪到前面,执笔挥毫泼墨。

    随即才回头看着自己的梳妆镜,镜子此时也在看着李世民。

    大唐皇帝微微一笑

    “玄成真乃珠玑之言也。”

    随即满脸期待的看着魏征。

    魏征倒也不扭捏,只是肃然道

    “陛下以为有光幕之助便可四宇咸服耶”

    “若陛下因千年后之盖棺定论而生骄矜之心,则光幕于陛下何嘉焉”

    “唯望陛下不因名自恃,常念后患,勤求良策,如此方不负如此真祥瑞。”

    李世民张了张嘴巴,怎么感觉和自己预想的不太一样

    不过长孙无忌当即就窜了出来

    “大家如何自恃汝可知大家因归义军落泪汝可知大家因玄宗僖宗而又犯头风”

    “汝可知大家即使知晓后世之名也依然时时自省”

    魏征定定看着长孙无忌,最终笑了一下道

    “敢问齐国公官任何职”

    长孙无忌哑口无言并涨红了脸,最终恨恨一甩袖子退了一步。

    长孙恳辞相位之后如今不过是开府仪同三司,为阶官而非事官,并无参预朝政之权。

    虽然如今甘露殿内到底算不算朝政还是两说,但魏征此言也算戳了个死穴。

    李世民倍感头疼,但还是得去分别安慰,只觉得自己的期待完全落空了。

    杜如晦心中憋笑但面无表情,还有余力给李世民分析

    “陛下,从这后辈态度来看,其评宋多轻慢之语,而说到明朝的开朝之帝朱元璋多有盛誉。”

    “刚才谈到这朱帝也是尊称其为永乐大帝,可见这明与宋应大不同。”

    看着长孙与魏两人隔空眼神对视,李世民干脆不管

    “那努尔哈赤不是说是明经营东北经营出来的”

    “可见至少燕云之地是收了回来,而且中间还有一个情况不明的元”

    “不过这朱帝发音颇怪,还弄个番语名字,但居然敬朕,看来还是颇有眼光嘛。”

    如果此前看到这话,李世民多半会洋洋得意并感叹唐朝往后千年殊无敌手之类。

    但他看清楚了朱元璋的出身,不由佩服万分

    “乞丐平天下”

    李世民自忖了一下,若是将他换成晋阳的一个乞丐

    不由摇摇头,几乎是绝无可能,就不说远的了,若是成乞丐他如何识字

    “这朱八八,难怪说得天下最正。”

    单这一点李世民的就没什么不服气的。

    同时这称呼也是他最后的坚持,他都李二凤了,这朱元璋必须是朱八八

    随着光幕慢慢开始暗淡,那些如千足虫一般的文字也开始出现在光幕上,李世民抬起头万分期待。

    刘备本来感觉自己已经够穷了,直到看到了刘裕。

    寄奴寄奴,不就是连个自己的家都没吗他刘备不知强过多少。

    直到现在再次看到朱元璋的出身,刘备彻底服气了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

    孔明倒是理解的飞快,莫名的也为这个大明朝高兴

    “难怪说得天下最正这岂不就是人民之说的佐证之一”

    “这永乐大帝也是个仁君”

    “这李世民难怪得后世赞颂,其行事杂糅文武二帝,既惜民力又有武功”

    庞统意见也相同,摇头道

    “若是这李世民一心孤行,朝臣谁能拦他不成”

    “左右推托,不过是不想枉费民力罢了,与这魏征堪称是君臣佳话。”

    然后庞统便看到孔明裁了一张纸片,在上面写字。

    “孔明这是”

    “一个猜想罢了。”孔明头也不抬,飞速写好,然后走到光幕下面,将手中纸片抛了上去。

    纸片如泥牛入海,消失的无影无踪。

    随即厅内也静了下来,众人抬头看向光幕。

    只见那密密麻麻文字如赛舟过江,在光幕上滑过。

    众人埋头赶紧抄录,唯有孔明动也不动,紧紧盯着。

    说起来糖尿病这个首先想起来诸葛丞相,淡泊和宁静,不仅能明志也能致远啊,要是曹丕能有这风格,铁定不至于如此。

    拉倒吧,你让曹丕一个魏国太子认可季汉丞相人生格言不够忠诚啊。

    我给u补个资料,外台秘要记载曹丕三十岁时候发脂如泉,脱发不止。糖尿病会引起高血糖,头皮血糖增高后会变得脆弱,极其容易病变引起脱发。

    想象了一下,历史上的曹丕脑袋上头发没几根,白花花的头脂异常显眼谢谢,已经想吐了。

    再想想这样的曹丕和孙权置气前面的兄台去哪儿吐带我一个。

    老曹家的问题倒也不能全部归于卞夫人,毕竟有记载的二十五个儿子活到五十岁的只有四五个,卞夫人才生了几个

    现代手段对曹操头骨做过检测,发现多处蛀牙。有一个猜测就是曹操本人因为嗜甜蛀牙,导致牙髓炎导致神经痛,古代可能分得没那么清楚,统称头风了。

    一边看视频一边下单了一杯奶茶,主打一个不听劝。

    老曹头痛还有个可能,被时尖线虫寄生了。四时食制记载的可不仅仅是淡水鱼,留下的十四条记录里包括了刀鱼、江豚、须鲸、鳐鱼、儒艮等等,时尖线虫的幼虫是会寄生在海鱼身上的,再联系到三国时候还有吃鱼生的习惯

    曹老板都吃上须鲸和儒艮了我丢这美食家基因也是一脉相传啊。

    等等,曹老板都吃上须鲸了,三国怎么没有发展捕鲸业曹老板你罪大恶极,又错过一个工业革命敲门砖

    原来曹丕短命是因为糖尿病啊,吓死我了,还以为是纵欲呢,太医,再来两枚铅汞秘丹,朕要以毒攻毒

    不过讲道理按照曹魏这种奢华享乐的风气,即使没有糖尿病也很难逃过去五石散,司马氏只要足够耐心,还是迟早的事儿。

    这样来看孙权不去北方当大魏吴王或者晋吴王可惜了,毕竟十万哥是出了名的胃口好牙口不好。

    牙口不好笑死,合肥太硬崩牙是吧再啃两口山越吧仲谋兄。

    也确实,回头看才发现孙权的进取欲望还是挺强的,只是可惜一直进取不到点子上。

    话说三国时候孙权也是个异类了,南方因为虫子疫病之类的,动不动就是早死猝死,孙权能硬生生给你活到七十岁去,这身体素质真不是盖的。

    南方开发程度低,再加上医疗拉胯没,这属于没啥好说的,一口生水或者生食,一次蚊虫叮咬就可能要了伱的命。前三位大都督那年龄只能说很寻常,反而如陆逊张昭孙权这般长寿才是异类。

    裴松之这个换我我也上火季汉北伐还得搞发明,十万哥北伐有水师运粮,武侯撤退时候反杀了张合,渣权撤退时候装逼差点被张辽杀了。

    主要还是吕蒙这个爱将太废了战略分析上认为要是拿了徐州,曹魏必然拼死围攻,特么的大哥你喝了几两酒啊,还没出兵就先怂了,因为对方会来打我,所以我干脆不打了,我真想不通里面的逻辑,你干脆直接问曹丕要洛阳吧,好不好

    一个猜想为什么孙权要杀关羽,是因为当初是关羽为张辽求的情。倘若无张辽,十万安能大败而归乐进他行吗他不行。

    换个角度来说东吴其实就是一个世家联盟,孙家只不过是里面的总瓢把子,守能号令群雄,攻则一盘散沙。

    虽然关于合肥城下有很多种说法,但毋庸置疑的是十万江东发生了与友军脱节后路直接断开中军轻易被破前军倒卷后军撤退时半场开香槟等等,打不下合肥本身不丢人,被八百人逼得大军进退失据狼奔猪突才是丢人。

    丞相给阿斗的,知道的是出师表,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封神榜。

    无人生还是吧,你这么说是封神榜还真没毛病。

    话说主要也是因为姜维来的太晚,出师表写完之后才开的北伐,才遇到的姜维,武侯估计自己也没想到刘禅把出师表当攻略来用。

    我觉得孔明应该在丞相府放一张圆桌,把蒋琬费祎董允等人拉进来议政,然后他们自己有投票权,还能通过举手表决来拉新人进来,三国君主立宪成了

    封禅这个我感觉我要是老天得气死,前三份报告各有各的亮点,唐朝两份报告也能看出来是个盛世的样子,直到宋朝递上来的报告俺们带宋明年就要开始给兄弟送岁币啦老天爷我是不是中间错过了什么

    老朱确实不喜欢这些虚头巴脑的,明朝时候好像在南京整了个大祭坛,天地日月的祭祀被集中在一起,特别省事儿。

    二凤这个确实符合我的印象,或者说贞观年间的执政风格就突出一个“爱惜民力”。

    二凤爱惜了,然后后面开始崽卖爷田不心疼是吧

    宋真宗真说的话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封禅花的是左藏库这个皇帝的私库,但这笔钱好像是前面皇帝省下来打契丹用的这才是真的崽卖爷田不心疼。〗

    孔明盯着光幕,直到如他所料一般,两行略微泛光的字体在光幕上缓缓游过,异常醒目。

    李世民朕助武侯平三国,如何

    诸葛亮二凤陛下,且勿忘戾太子旧事。〗

    弹幕这个没处理好,其实分段插进去更好,之后改改,抱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