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野草一样活 > 第二章 童年(2)

第二章 童年(2)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道路西边是西王村,路西边第一户是王建明家,按照辈分我得喊他舅舅,虽然是没什么亲戚关系。

    不过农村都是按照辈分来叫人的,不管你是谁,不管有没有亲戚关系。

    他们家有四个小孩,老大是女儿,老二是儿子都已经各自成家了。常年在外地打工,不怎么见人。

    农村人结婚都比较早,十八九岁结婚都是很正常的,超过二十岁不结婚就会流言四起。

    总有人议论谁家的姑娘都二十岁了还不出嫁准备当老姑娘了,谁家的儿子还没娶媳妇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如此云云。

    老三也是女儿,比我大四岁,现在在读小学。老四是儿子,和我同岁,经常在一处玩耍。夫妇二人都喜欢打牌好客,性情随和开朗。

    所以他们家会经常聚很多人,大人们都在打牌。通常会有十来个小孩在一处玩耍,很是热闹。

    农村的小孩头上容易长虱子,姥姥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也没时间管我。

    在我印象中很久才洗一次头,很久才洗一次澡,还是在夏天很热的时候。家里没有洗发水,洗头发都是用洗衣粉。

    王建明媳妇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帮我捉虱子,在太阳下人也晒得懒懒的,当篦子从头顶刮下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感觉很舒服。

    就算是我的亲舅妈亲姨妈也从来没人帮我捉过一只虱子,她们只会嫌弃我,给我白眼。

    觉得我是在姥姥家吃白食的,倒不像隔壁没有亲戚关系的舅妈让我觉得亲切熟识。

    道路西边的第二户人家便是姥姥家,好在姥姥家离水井比较近,用水也算方便。

    很多人家都要从村子的另一头过来挑水,一大早五六点钟就来排队挑水,实在是挺辛苦的。

    挑完水回来我没事做,就坐在旁边看姥姥姥爷做饭。姥爷在烧锅,姥姥在擀面条。

    姥姥擀的面条特别有劲道,面条切的整齐又细,味道特别好。每每都能吃两大碗,吃完晚饭就在院子里的木板床上躺着数星星。

    姥姥家只有三间正屋,一间厨房,两间连着厨房的厢房。大门口的一间房,一个长长的院子。

    厨房正对着一棵桃树和一棵杨树,树前边有个地窖。每年冬天用来储藏红薯,白菜和萝卜,防止冻坏的。

    基本上每家都会有这么个地窖,只不过有的人建在院子里,有的人建在院子外。

    有时候也会去隔壁王建明家看电视,这附近好像只有他们家有彩色电视。

    每天晚上都会有很多人去他们家看电视,虽然有时候不知道看的是什么,但是就感觉很有吸引力。

    姥姥姥爷如今六十来岁,我是自小便在姥姥家长大。听说我一出生才几天后就被送到了姥姥家,只知道自己是二月份出生的。

    听说我出生的时候还下了很大的雪,麦苗已经到脚踝深了。但具体的日子没人知道,姥姥姥爷他们不记得,又怎么可能有其他人记得呢。

    唉,这世上大概没几个人会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吧。不知道也没什么关系,反正也不是什么紧要的事。

    姥姥有七八个子女,我有四个阿姨,三个舅舅。二姨三姨都出嫁了,中间的是三个舅舅,大舅二舅也都结婚了。

    他们常年出门在外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三舅还是单身汉也是经常不在家。

    四姨在镇上上初中,周五晚上回来,周一早上去学校,平常是住在学校。

    虽然学校没有宿舍,但是因为三姨姥的两个儿子儿媳都是老师,在学校有分配的家庭住宿,所以四姨可以借住在他们那里。

    最小的一个阿姨只比我大几岁还在上小学,她不是姥姥亲生的,是我舅姥爷家的小女儿。

    舅姥爷家明明才三个孩子,一个大女儿出嫁了,也就是我的大舅妈。二儿子也结婚了,三儿子还小。

    最小的女儿按理说应该是挺受宠的,也不知道为啥最小的却不想要了。

    听姥姥说本来要扔了的,但是做姐姐的不忍心。虽然姥姥已经有这么多的子女了,但还是坚持要养弟弟的小孩。

    可能年幼丧父的关系,姥姥特别注重血亲关系。

    后来听四姨说姥姥父母家曾是地主,家中雇有数十人长工和短工。

    除了百亩良田土地,还有自己的酒铺。种谷子,自己酿酒并出售。

    姥姥和她的几个姐妹酒量都特别好,都是自小练就的,喝酒就像喝水一样。

    那时候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到处都在打仗。太姥爷因为给人帮忙被一头驴踢到肚子,伤了内脏,不幸去世。

    当时姥姥只有八岁,上边一个姐姐,下边两个妹妹,还有一个未出世的弟弟。

    太姥爷没有直系兄弟姐妹,太姥爷一去世,那些旁支就开始闲言碎语。说太姥姥的遗腹子不知道是谁的,田产酒肆不能便宜了旁人。

    太姥姥一气之下病卧在床,好在太姥爷平常待人宽厚,那些工人也算是尽职尽责。

    直到孩子出生,众人见孩子和太姥爷小时候如出一辙,那些人才闭上嘴。

    太姥姥请来了村里有名望的长者,将大部分良田都分出去。酒肆解散,从此不再酿酒。工人也都一一遣散,这才能安心度日。

    太姥姥一个人照顾五个孩子着实不易,好在一个个的都平安长大。

    几个女儿已到出嫁的年龄,都是托媒人介绍的。不求富贵,只要家世清白,为人忠厚老实,嫁过去不会挨打骂就行。

    那时候结婚的人婚前都没有见过面,所以也不知道和自己结婚的人长什么样。

    大姨姥嫁的远,听说生下孩子才三天,孩子就因病而死。大冬天的刚生下孩子,想吃面疙瘩汤还要自己做。

    婆婆因为嫌弃她白面放的多了而大骂一顿,大姨姥一气之下喝了凉水,孩子因为吃了母乳而得了伤寒。

    婆婆老公不当回事,结果三天后孩子得了寒症不治而亡。大姨姥就疯了,还没出月子也走了。因为一点白面,两条人命就这样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