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民国之文豪 > 146、吕绮彤

146、吕绮彤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你要去上海?去做什么?”吕绮彤笑着问道,一颗心却是提了起来。

    朱婉婉和她的儿女, 就在上海!

    吕绮彤和穆永学在一起的时候, 就知道穆永学在老家有妻室。

    她当时没当回事, 毕竟按照穆永学的说法,他妻子大字不识一个, 就是个乡下女人, 在她看来,这样的女人, 是比不上自己的,更配不上穆永学。

    等她和穆永学在一起了, 那个女人自然就该识趣地退位让贤。

    于是, 她和穆永学在日本结婚, 她还给穆永学生育了儿女。

    后来, 穆永学带着她, 还有她生的孩子回了穆家。

    她还记得,她去的时候,是完全没把朱婉婉这么个乡下女人当回事的, 毕竟穆永学的一颗心, 全在她身上。

    结果到了穆家,穆永学的父亲穆道明竟然让她给朱婉婉敬茶,说她是妾!

    后来,穆道明还说穆家的财产,将来都是要给穆昌琼的。

    那老头子将穆昌琼当成了眼珠子,却把她的儿子当成了鱼眼珠!

    这也就算了, 穆道明还不肯给她和穆永学钱。

    那时她父亲出了事,需要一笔钱打点,偏偏她家里没钱了,就盼着穆家能资助点。

    她去日本是跟着自己父亲哥哥一起去的,当时他们一家都去了日本,在那边住了很多年。因为来自同一个国家的缘故,她的母亲时常请孤身一人的穆永学到他们家吃饭,对穆永学多有照顾……

    他们家对穆永学有恩,穆家给他们一笔钱,这是应该的。

    然而穆道明不愿意。

    穆道明甚至觉得当初穆永学随随便便写封信回家就跑去国外,中间几次写信回来还都是要钱的行为,是大不孝。

    当时,她和穆永学拉下脸来求穆道明,但穆道明怎么都不肯给钱,她最后只能含恨离开穆家。

    正是因为当时没有打点好,她父亲郁郁而终,她的哥哥和弟弟也一直发展的不好,如今甚至比不上穆永学。

    这笔账,她一直记在心里,这些年更是没少在穆永学面前说。

    被她说多了,又总记起当初自己的父亲看重自己儿子不把自己当回事的事情,穆永学对穆昌琼这个儿子,也就越来越不待见。

    后来穆道明去世,他们从穆家的地窖里挖出来一万银元并七万两银子之后,穆永学对自己父亲的不满,更是达到了顶点。

    早些年,他们一家的生活并不宽裕。

    穆永学的工资虽高,但每月也就一百个大洋,攒不下什么钱来。

    最初穆道明不愿意给他们钱,他们还当穆家也没钱,不曾想穆家祖祖辈辈,竟然攒下了那么多银子!

    那些钱,可以在北京买下许多房子铺子用以出租,存在别人家商铺的柜上,更是能拿很多利息。

    他们都不用动用本钱,就已经能靠种种收益在北京过上极好的生活了。

    家里明明有钱,偏偏不给他们花……他们哪能不怨?

    好在,当时穆昌琼还小,这些钱到底还是到了他们手里。

    但朱婉婉还有穆昌琼穆昌玉被穆永学带来了北京,这一切却让她丢尽脸面。

    原本,她是人人羡慕的穆永学的妻子,她的子女是穆永学的继承人,但突然冒出来朱婉婉母子三个,她也就成了笑话。

    更何况,她很清楚,穆昌琼这人,真的很聪明。

    要是让他出头了,她的子女将来还能落下什么?

    好在,穆永学也讨厌朱婉婉他们三个。

    到了北京之后,不仅另外租了房子给他们住,还不给穆琼走关系送他去好的学校读书,后来,穆永学更是如她所愿,找理由把这三人赶走了,赶走的时候还只给了他们几百个银元。

    不过,就算这几百个银元,她也是不想给的,穆昌琼被赶走前盯着她的目光,更是让她非常不舒服。

    穆昌琼说,总有一天要她好看,要把她赶出穆家。

    她觉得,她不能任由这个祸害安安稳稳地回苏州——穆昌琼回去之后,若是得了苏州那边穆家族人的看重,最后出息了,到时候一定会因为她之前的诸多算计,来报复她。

    于是,她就以穆永学的名义给苏州那边的穆家族人写了信,让他们不要收留朱婉婉母子三人,随信送去的,还有一些财物。

    这也就算了,她还让自己的兄长安排了人,在朱婉婉母子三人刚到苏州的时候,抢走了他们的钱。

    没有钱,没有宗族的支持,没有住处……她就不信这母子三人的日子,还能过得好。

    而穆琼再聪明,没钱读书生活困苦,就什么都不是了。

    果不其然,这三人去上海投亲之后,就没了消息。

    不过,就算如此,她也没忘了这三人,现在穆永学要去上海……

    吕绮彤看向自己的丈夫,等一个答案。

    “上海那边最近新办了几所大学,又出了教育月刊这么个刊物,我要过去看看。”穆永学道:“我还想见一见楼玉宇。”

    “永学,我和你一起去?”吕绮彤道,只要她在,就算穆永学遇到了朱婉婉他们,也出不了什么事情。

    “你跟我一起去了,昌月昌才他们怎么办?”穆永学皱眉。

    穆永学和吕绮彤一共生育了两子一女。最大的穆昌明今年十二岁,第二个是女儿,叫穆昌月,才十岁,至于最小的穆昌才,只有七岁。

    这三个孩子都已经读小学了,但还是要有人看顾着的。

    “让几个孩子一道去?他们还没去过上海,去见识一下也好。”吕绮彤道。

    “我过去是有正事要办的,带着一群孩子算什么?”穆永学皱眉,他虽然对吕绮彤所生的三个儿女非常看重,但也是不乐意带孩子的。

    拖着几个孩子,他哪还能办事?

    吕绮彤垂下眼睑道:“这倒也是,小孩子太闹了。”

    穆永学从头到尾没有提起朱婉婉母子三个,但恰恰因为这样,吕绮彤更加担心。

    上海说大很大,说小却也很小,穆永学这样的人去了上海,报纸上肯定是要刊登的,到时候若是穆昌琼看到了,找上门来……

    当初穆昌琼年少气盛,面对穆永学的时候没一句软话,才会让穆永学对他的印象越来越差,越来越不喜欢他。

    可要是他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对穆永学服软……他们到底是父子,兴许就冰释前嫌了。

    吕绮彤是不愿意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的。

    第二天,吕绮彤的弟弟就找上门来,有事请穆永学帮忙。

    吕绮彤的兄长和弟弟跟穆永学的关系都很好,当初在日本读书的时候还是同学,现在他有事,穆永学自然是要留下帮忙的。

    而就在这时,北京这边的人,开始抵制日货了。

    很多商铺的门口,都挂上了“勿用仇货”这样的标志,还有一些爱国商人将自己店里的日本货烧掉,引来阵阵喝彩。

    更有许多爱国人士聚在一起,决定去山东,进行反日斗争,弄得政府方面焦头烂额的。

    穆永学是主管教育这一块的,恰好如今最激动的就是那些学生,他便也忙了起来,开始设法安抚北京的学生。

    短时间里,穆永学去不了上海了。

    但他去不了上海,却愈发想去上海。

    这次日本方面会闹起来,就是因为霍二少在上海胡闹引起的……穆永学想要去见一见那个惹事的天幸,也想见见楼玉宇。

    还有就是,如今的政府不怎么管得了上海那边……他去了上海之后,若是能插手上海的教育界,他不仅能得到大功一件,还能名望大增。

    此外,教育月刊所用的标点也很受他的重视,他想以自己的名义将之推广开来。

    这一切做好了,对他是有极大好处的。

    这么想着,穆永学更加努力地安抚起北京这边闹事的人来。

    当然了,他这么做的时候,是不敢表露出亲日的观点的。他一直都以如今国力弱,不宜和日本对上为理由,来规劝那些激动的学生。

    穆永学在北京忙个不停的时候,上海这边,也开始抵制日货了。

    之前日本占据山东,上海的普通百姓,其实并不如何愤怒,也没有因此不用日货,一直是什么便宜用什么。

    但最近这一桩桩的事情闹出来,他们却也对日本有了意见,商人们更是联合起来,不进日本货,不卖日本货。

    日本商人的生意,顿时不好做了,照这个趋势下去,怕是要跟去年一样难做,甚至更难做。

    1914年,也就是前年,民国政府为了能发展商业,在济南成立了山东物品展览会,当时山东一带的商业活动非常繁荣,进出口贸易额达到三千万两左右。

    去年,日本取代德国占据山东之后,国内尤其是北方,为了抗议日本侵夺山东权益,曾经爆发过抵制日货的活动,以至于山东去年的贸易额跌落很多。

    但这并不影响日本人继续做生意……到了今年,也就是16年,那贸易额就又回升了。

    同时,来山东居住的日本人,也越来越多。

    十年前,居住在青岛的日本人只有一百多个,但到如今,青岛已经有将近一万五千的日本人,其他外籍人口却只有两百个,而这两百人里,有半数是之前占据着青岛的德国人。

    日本的势力,还从青岛侵入山东内地,开始在山东等地贩卖鸦片。

    按照原本的历史,接下来的几年里,趁着西方各国在打仗,日本在山东开了很多工厂,青岛等地进出口贸易额,将一路攀升,甚至达到四千多万两。

    当然了,这也引起了国内爱国人士的不满,后来的五四运动,其实就是山东问题引起的。

    而在五四运动之前,也已经有过很多别的反日运动。

    去年,山东学生就已经组织起了全国第一个学生爱国主义组织,引导各方进行反日斗争。再过几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山东还会自发地组成国民请愿团前往巴黎,可惜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明明是战胜国,山东却被列强划分给了日本……

    正是他们无功而返,最终让国内的学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最后,政府终于承受不住来自国内各方的压力,在1922年付出5445万银元,赎回了青岛及胶济铁路主权,并将山东作为商埠对外开放。

    可惜的是,就算青岛以及胶济铁路赎了回来,待在山东的日本人却有增无减,他们照旧在山东“行商”,他们的军舰也照旧在中国的港口徘徊。

    那笔赎金,还让他们发展的更好了,硬生生将日本养成了世界排名前几的国家,也让他们对中国更加觊觎。

    二十年代,日军全面侵华战争还未开始的时候,日本方面就曾几次派兵来山东“保护”侨民,甚至制造出济南惨案,在济南惨案中,中国民众被焚杀一万七千多人,受伤和被俘数千人……

    可叹的是,都这样了,当时某些军阀,为了自己的利益还亲近日本人,甚至跟日本人合作引狼入室,更有很多人一心巴结日本人,就为了能在日本占据中国之后当大官。

    穆琼想到那些,心情就有点糟糕。

    他又想写东西了,当然了,不好用楼玉宇的笔名来写。

    不过,这会儿心情更糟糕的,肯定是那些日本人。

    他们运来上海的货,在霍英和江新春等人的运作下,竟然卖不出去了!

    不仅如此,原本欧美各国要给他们做的一些订单,也被中国人抢走了!

    这一切从大范围来讲,只是小事,但这种事情积少成多,造成的后果却是日本的一些工厂倒闭,中国的一些工厂发展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文里很多地方我架空了,尤其是人物,为了避免和谐写的的时候特别注意这一点,因而都是没有原型的。

    但提到一些大事件的话,都是真实的,上面关于日本在山东的那些资料,就是真的。

    我历史没学好,有些东西,都是写文之后查资料才知道的,真的很震惊……

    *****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民国十七年(1928年), □□领导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日本军国主义担心中国一旦统一,就不能任日本肆意侵略,于是竭力阻挠北伐战争的进行。1928年5月,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准备用武力阻止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当国民革命军于五月一日克复济南后,日军遂于五月三日派兵侵入中国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交涉员蔡公时割去耳鼻,然后枪杀,将交涉署职员全部杀害,并进攻国民革命军驻地、在济南城内肆意焚掠屠杀。此案中中国民众被焚杀死亡者,达一万七千余人,受伤者二千余人,被俘者五千余人。同时,日军在济南大量扣留车辆,截断交通线路,并强占胶济沿线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