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万历风云录 > 第九十五节 厮杀结束后的连锁反应(3)

第九十五节 厮杀结束后的连锁反应(3)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求红票收藏~!您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和源泉~!

    冷眼旁观众人行为的龙天羽,原本心里对骆思恭的曾经有过的印象有所改变,开始他觉得骆思恭不过同其他在场的官员一样,都是官场老倌,滑头一个,只吃不做的主而已。可从他分配任务的言语上,确实能够看出骆思恭的能力不凡,对自己业务有相当程度的熟练。锦衣卫在他的安排下井井有条的把尸体、伤员一一分开,然后再把所有尸体身上的衣物、物品全部集中分号封存以供案件清查提供佐证,由此看来大明的官员上位者未必个个都是尸位素餐的废物,只是不少人都是在这俗世红尘中游泳,有时候不得不随波逐流,明哲保身罢了。

    等骆思恭把一切都弄的差不多了,郑国泰也在刀笔吏的记录下,同张鲸、费长清还有顺天府尹海尚等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重新说了一遍,听到郑国泰等人发现了一个藏匿数千件兵器的地窖,大家都面面相觑,都是惊骇异常,有了这大批官造兵器这件案子恐怕不是那么简单了,里面的水恐怕深了去了。要知道私卖官造兵器,这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以前在京师京造坊也有过武器流落到民间或是勋贵人家,大家平日里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不过哪可最多数十件,数百件,现在据郑国泰的描述竟然有数千件之多,这就骇人听闻了,恐怕大明朝建国以来算得上是盗卖朝廷物资的第一大案了。

    就在大家都将信将疑的时候,郑国泰吩咐家奴拿起了前面缴获的密鲁铳给大家观看,同时把自己身上传出来护身的细软锁甲也一并拿了出来,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上眼仔细瞅了几下,都能分辨出,这就是朝廷打造的火铳,而郑国泰穿出来的盔甲可不是普通样式,而是皇家御供的专用铠甲,这种锁环甲,不但轻便,纹路清晰,都是用上好的钢材历时数年才能打造而成,据说这种盔甲成形之后,要用百斩刀,千斤枪去试验,砍刺之下没有丝毫痕迹才是上品,而这种东西只有大内二十四监之一的兵仗局才能制造出来,大家看到这里皆是沉默不语,心里面小九九不断的来回折腾。看完几件证物之后,骆思恭挥了挥手,叫身后的一名千户由郑府家奴领着去藏匿兵器地点查看挖掘,清理数量,看看到底这武库能有多大规模,然后接着吩咐锦衣卫带着一干人等立即赶赴各个水路码头,交通要道设卡,严加盘查可疑人等,此时骆思恭已经清楚这批贼匪皆是来自海上,所他提别提出要求重点盘查各种皮肤黝黑,说话明显带江南口音,孔武有力,身上有伤患的青壮年男子。

    接着骆思恭叫手下差遣带郑国泰一行人下去,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不能有分毫怠慢之意,并且向郑国泰等人说明会派人去各位的府上通知大人们。现在只是借保护之名暂时不让这帮人离开,以免万一有些不尽不实之处也好随时有所动作,最后对于这帮权贵后裔的处理还是要皇上同诸位阁臣们拿出意见来,自己说多了也不算。郑国泰等人心里也知道,这么大的事情没有商量出一个稳妥的办法,是不可能轻易的说几句就如同儿戏般放自己走的,肯定会把前前后后的事情都查个仔仔细细,清清楚楚,才能完结,所以大家都很安然,毫无急躁的心态,摆出一副随遇而安的摸样,跟着差遣下去。

    郑国泰等人前脚刚走,在骆思恭的建议下,诸位官员把属下全部斥退后,整个客栈大堂就剩下四位主官。骆思恭、费长清、海尚的目光就都投向张鲸,等着看张鲸如何动作。因为如果说京城里面有能力弄出万件兵器的地方只有寥寥几处而已。其中宫里面的兵仗局、京城武库、京营武库这些地方都是嫌疑最大的地方,而其中两处兵仗局同京城武库全部是由太监掌管,由宫中的管辖范围内,朝廷的工部同户部对这些地方只有盘点的权利,没有清查同监督的权利;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涉及到宫中的相关人士,所以大家都看着张鲸,等候他的反应。

    面色阴沉的能够滴出水的张鲸这刻打着嘀咕,心里此时也有些慌乱。內宦的事情从来是千丝万缕,关系错综复杂,别看自己只是管辖东厂提督,可保不准兵仗局、京城武库哪帮被银子晃花了眼睛的公公们,其中有一两个跟自己就有着牵连,给自己送过银子也是说不定的事情;这么大的案子,肯定震动朝野,一旦自己也被牵扯进去,虽然有皇上的信任在百无禁忌,但是用屁股都可以想到,朝中大臣们一定会用这件事情作为借口,狠狠煽宦官势力一个大嘴巴,到时候恐怕自己很难明哲保身,把将自家的关系摘干净了。想到这里,暗暗叹了口气,张鲸眼珠一转,计上心头,既然如此不如先来个拖字,等会儿用争取的这些时间,把兵仗局同京城武库里面的关系去屡屡顺,看看自己有没有沾包,然后争取主动出击掌握先机,有什么问题也好掌控在自己的手上,不至于最后失去控制。打定主意后,

    张鲸倒没了刚开始时候的心慌,淡定的扫视了几眼看着自己的官员们,说道:“呵呵,诸位大人,都如此看我让我有些心慌意乱啊,刚才如果真如郑小官人等人所述,那么这件案子恐怕是本朝开朝以来的第一件惊天大案。不过呢,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并不是怀疑郑晓光官人的诚信,只是这么大的事情咱们也不能就评诸位小官人的言论就下判断不是,刚才骆都督不是已经派人去寻找武库证据了么,我觉得一切的结论和判断,先等武库挖出来,数量得到清点,一切证据都掌握扎实了以后,咱们再谈其他的。我们把情况查实上报朝廷,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至于其他的举措嘛,如果情况真如郑小官人所说情况属实,如此的通天大案,可不是哪一位想要掩盖就能掩盖起来的,也不是在座的诸位能够处理或是解决的,不知道诸位大人以为然否。”

    这番话声声都在道理上,在场的诸位官员,就连和宦官尿不到一个壶里的顺天府尹海尚都连连点头。不一会儿骆思恭的属下回来禀报说,石屋损坏塌方严重,地窖口很难一下找到,清点武器,全部查实证据需要不少时间,恐非一两日能够解决的。

    听到锦衣卫的人如此说话,张鲸的心中暗喜,知道这个拖字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下面就该把问题争取掌握在东厂手中,虽然张鲸的心里不停的打着鬼主意,但是面上却流露出一副严肃的摸样讲道:“诸位大人,案件虽然要甚久才能掌握关键性的证据,可皇上那里还等着我们的消息呢,总不能让主子爷等咱们这些人等太久吧,要不诸位大人咱们不先入宫去把这些初步了解的大概情况告知皇上,让他老人家心里也有个数,诸位大人意下如何啊~!”

    迟疑了一下,费长清看了眼海尚说道:“张公公所言甚是,可这战绩。。。。。~!”原来费长清是担心这些杀死杀伤匪徒的功劳落不到自己头上。东厂和锦衣卫是自成一派,人虽然也有纷争,但是都是皇家鹰犬,穿一条裤子,同一个鼻孔出气的主,而自己同海尚,一个是武臣,一个是文臣,都不是內宦体系中人,别到时候张鲸同骆思恭二人过河拆桥,黑锅成了自己的,功劳全成了他们的,到最后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可真正是哭都来不及。

    海尚听到这话,也是官场打滚多年的人物,如何还不明白当中的奥妙,捋了捋胡须开声讲道:“张大人言之有理,可谓是老成谋国之举。只是这件事情恐怕不但皇上需要知道,诸位阁臣如今也已经得到了消息,需要我等有个解释。以下官浅见,咱们不如联名把今日的事件当场写个奏折,好让皇上与诸位阁老们看的清楚明白么。”

    诸位老官油子闻弦歌而知雅意,哪里还不清楚这是海尚在暗地里表示,今天在场的诸位官员既然定了军功分摊,把坏事变成好事的计策,那么咱们就把它落实到纸面上,到时候都签署了名字,大家都成了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有了什么事情,必须共同进退,谁也别想跑掉。

    在边上从头到尾没怎么说话的骆思恭,在事情已经很清楚明白了之后,心里面对这个事情也有了谱,点了点头,一副深表赞同的摸样开声言道:“海大人所言极是,我再补充几点,供各位同僚思量。其一,对这件案件的定性问题,这个诸位大人要斟酌一二才好,案件如果说是定成谋逆,那么是一种说法,如果说成是倒卖兵器案又是一种说法,相信大家都清楚对于案件的定性、结论,和最后执行力度,以及相关犯人定罪审理都是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在奏折上如何表现出来,咱们大家要有个共同的意见,不能说你说是谋逆案,我说是兵器案,到时候各执一词,上官问起话来自相矛盾,与奏章相悖,恐怕免不了吃瓜落。

    其二,现在不单单是上奏朝廷的问题,还有追查凶顽,整治幕后黑手的问题。根据刚才几位青年人的口录,匪徒从进攻到退走,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这些都表明了其后面有着莫大的势力在进行暗中操作,对于这点我们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不但我们能认识到,朝中的大臣和皇上也都能清楚知道这点,匪徒的首领没有落网,上面肯定要对我们施加压力限期破案,所以我们必须几个部门同时出击,走在前面,加大力度追查幕后黑手,以应付随之而来的朝野压力。在此我建议由东厂、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衙门派出精干专案人员,成立专门的临时部门对这件案件进行审理侦破工作,集中咱们的力量来剿灭这伙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行为嚣张的匪徒,不为别的就为咱们自己争口气,也不能放过这伙公然挑衅朝廷的匪徒。

    其三,对郑国泰等人的抗匪行为,我的意见也要同样表功报赏,不但要上报,而且要特书大书,让朝野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我大明从来是赏罚分明的,是不会亏待有功之臣的。

    其四,对于这些现场拘禁的百姓、包括河艳楼左右邻近的各户居民,咱们要逐一进行仔细的盘查和询问,整条街道必须戒严,严禁走动,这需要大量的人手和时间,我想匪徒既然把窝点设立在这条街道上面肯定是由他的原因所在,因此咱们一定要搞清楚平日里的所有蛛丝马迹,方便案件的后续调查展开。”

    闻听骆思恭如此一番话语,众人心里为之一亮。世家子弟果然不同,听人说锦衣卫世家从小就要开始接受各种锦衣卫内部手段的教育,早就听说骆思恭这人是有些本事的,不光是官员油子,今天这一共事,果然是有些料道。

    关于案件的定性问题,这个自然是往重罪定,就定个谋逆,只有牵连越大,自然自己击退匪徒的功劳也就越大,那么自己但的罪名也就越发的轻了;至于组建联合调查组的事情,这个也不难,想想骆思恭说的也确实在理,这帮匪徒光天化日就敢聚众灭口,实在是没有把在座的朝廷力量放在眼里,狠狠的在大家的脸上都煽了一个耳光,如此恶徒不除天理难容,再加上后期侦破工作的压力肯定是小不了的,如此大案一定朝野震惊,定然目光都死死的盯着大家的行动,骆思恭意思中的潜台词其实就是不光是现在我们要统一口径,就是后续行动也要统一行动,共同抗争朝野的压力。

    再有,关于郑国泰等人的奖赏问题,张鲸等人又如何不清楚了解骆思恭的意思呢,同样是把问题扩大化,让勋贵势力牵涉进来,把朝野的目光转移到这些人身上,将他们打造成大明的英雄,如此就起到缓解自己压力的作用,也能把勋贵集团势力作为编外奥援,对自己加以支持,毕竟他们的子侄立了大功,如果说这帮人都奖赏了,那么在奏折上自己这帮被美化成正面击退匪徒的官员们,自然也就没了过错,只有功劳,最低限度也是无功也无过嘛。

    最后关于百姓的那段话,三位官员权当没有听见,都是默认同意的。这里面也有着更深层的意思,什么详加盘查,恐怕其中有着如果最后调查难以有个让各方大佬们同皇上满意的结果,这些积年老倌们就要祭出诬良为盗的杀器来了,把这些普通百姓的人头去顶替匪徒的名额,最后来个结案,再立大功,弄个皆大欢喜的场面,这也是符合瞒上欺下的官场法宝知道。至于百姓的死活,他们在这些天被调查之中如何吃喝,生活;多少良善之家会在如狼似虎的差遣,吏员手中家破人亡,多少冤魂怨气冲彻云霄,什么正义、道德、哦,对了还有真理,一切的一切同这些大老爷们的官帽子相比,算的了什么呢?恐怕连狗屎都不算不上呢。草民,草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罢了~!

    费长清思虑了片刻,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开声说道:“前面骆提督提到的,咱们这个联合调查的临时机构怎么组建,蛇无头不行,既然是剿匪机构,肯定不能令出多门,要不只能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和损失,诸位大人,不知道是要以哪家牵头为好呢?”

    闻听此番话语,张鲸不等其他人说话,立时接过话茬,很是客气的言道:“这件事情既然咱们定性成了谋逆大案,我东厂就托个大,其余部分相互协调为好;咱家在这里向诸位保证,最后的功劳必然是人人有份,绝对均摊。”

    功劳均摊,哪祸事呢,呵呵,恐怕就不是均摊了。只是大家都是颇有城府之人,虽然还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张鲸要如此积极的把这件事情拉到手上来,但是不管如何打算,谁当这个专案组的头头,并不是什么最大的问题,只要自己人在里面,大家互相监督,彼此制约,让案件的走向能够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就够了,其余三人还巴不得不当这个头头,到时候万一真的查不出结果,需要杀良冒功的话,毕竟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没人找大家伙儿的晦气,只要传将出去,对自己的官声的影响毕竟是不好,如今有宦官太监当上这个头头,正如大家的心愿,反正太监的名声早在士人文官集团笔下已经臭不可闻,再多点如此的罪状,也算是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