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长了翅膀的良知 > 第四回 好似有点不同

第四回 好似有点不同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舒朗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天他还是个孩子。说他是个孩子不单单是因为年龄问题,还因为与其他一起参加工作的人相比,他活泼爱动、热情奔放,就像个孩子,毫无顾忌地暴露自己的爱憎,天真地表达自己幼稚的对社会、人生、政界的看法。

    可以说舒朗没有做好准备,心理准备或是说思想准备,带着满身的稚嫩,仿佛依然背着书包似的,就踏进了社会的大门,在他看来,周围的人依旧都是同学,班主任变成了科长,校长就是局长了。

    舒朗的工作热情非常高涨,工作能力很强,不然他不可能在一同参加工作的人员中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每年的先进工作者、红旗手,他都会从那些老同志手中抢得,有时还代表年轻人在年度经验交流大会上发言。春风得意的舒朗,平日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真的是一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心理状态。

    很显然,舒朗依然是一个阳光般的大男孩性格,书生气十足。他的知识广博,数、理、化、天文、地理、历史都懂些,他评说《三国》、《水浒》让人心无旁鹜,他对事物总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令人咋舌。他爱运动,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样样会,象棋、扑克、围棋样样精。他有一个嘹亮的歌喉,卡拉ok里风采潇洒,舞池里“三步”、“四步”跳得挥洒自如。聚会的酒桌上,他总是抢着倒酒倒水。

    这就是参加工以后的舒朗,他博得了很多人的赞赏、赏识、羡慕。

    有一件小事,好让舒朗困惑。

    某一天,科长不无感佩地说某某科里新来的一位大学生,随便就解决了一个令局里很多人都头疼的难题。舒朗认真听科长描述完,看着科长感佩的样子,心里好笑,科长说的就是一个简单的用一元一次方程就能解开的题目。令舒朗没有想到的是,坐在自己对面的比自己仅仅大一岁的同事睁大眼睛,也不无佩服的说:“是吗?这样厉害呀。了不起。”

    从他的表情看,有些真佩服的成分,因为他上初中没有毕业,就急着顶替了父亲来单位上了班。更多的则是恭维的成分,因为眼睛睁得太大,微笑的面皮下是僵硬的肌肉,表情分明是给科长看的。

    舒朗脱口而出:“很简单,列一个方程就解出来了。”说着舒朗就写出了。

    全办公室里,没有人看舒朗写的什么,舒朗也很尴尬,他错在哪里了?

    “舒朗,要相信别人。”对面的同事似乎很老成。

    舒朗很是纳闷,这与相信不相信别人有什么关系?不过舒朗还是应道:“我相信眼见到的东西。”

    于是两人开始了一场争论,围绕着什么话题呢,就是相信什么。从工作方面争论到生活,从经济争论到政治,最后声音达到了肆无忌惮。

    “你没见到的就没有了?电视、报纸里的事情你没见到,就不是事实?”同事刻薄舒朗。

    “相信与否与事实是否,不完全是一回事。比方说临屋办公室里有多少人你知道吗?”舒朗说。

    “知道,五个。”

    “要过去数一数才对。”

    “干啥要数,编制五人,五张办公桌。你必须相信有五个人。”

    无味的争论,引来了科长不满。

    科长插话了,说了一句令舒朗记忆一辈子的话:“我们做人做事,不能任凭自己的观点,要相信报纸,相信文件,不知真假时,不要主观臆断,要相信党。”

    舒朗没有这样高的觉悟,自然理解不了这句话的含义,也就必然注定了他政治起步的迟钝。二十多年后,舒朗对面的那个同事,升任到省级部门当领导。当然这里只是借此说一下舒朗政治上的不成熟,没有贬低他人的意思,那个同事即使当上了领导,他与舒朗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关系。

    舒朗的这种不成熟,切实的影响了他的政治进步。

    他终于奇怪地发现,在那个开始讲究学历的年代,单位上的好多同事,包括一起工作的人和工作中默默无闻者,一个个的被推荐上了大专深造,或者经单位推荐考上了电视大学,脱产学习。

    舒朗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他开始思索,先是觉得有失公允,单位宁可浪费珍贵的大专深造名额,也不允许全单位人员公开竞争,让有考取能力的人参与竞争考试,而单位推荐的人员,绝大多数又都在考试中名落孙山。舒朗迷迷糊糊的明白了一个道理,能力不能代表一切!竞争必须有一个公平的环境!环境难得公平!现实的环境,不是为自己这样的人准备的,他开始感到苦恼。

    年轻人没有追求那都是假的,每一个人都在奋勇向前,冲击一道又一道的终点线。但是追求应该是有捷径的,就看你走在哪条路上。有的人嫌这条路太拥挤,而改弦易辙;有的人为了不走捷径,而放弃了追求;有的人为了走捷径放弃了原来的路;有的人为了走捷径放弃了人格;有的人为了走捷径误入歧途,还有的人不胫而走。

    但是舒朗苦恼过后依然坚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捷径去吧的信条,始终觉得自己的路上会是一路阳光。

    探索与思考让他想起来,水生给他来的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生最大的动力是什么?

    他的回信这样说:人生最大的动力就是爱好与实际和能力三者融合,比方说,一个人爱好踢足球,而且有很强的实力,他果然当了足球运动员。那么他的动力十足,也就动力的最大值。

    水生回信说舒朗肯定遇到了挫折,抱怨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心理不安定才这样思考。水生明确点给舒朗,人生最大的动力,就是对自身不足的自我补偿。不管是一生还是一段时光,不管是人生最终目标还是分段目标,动力都来自那里。只是看你愿意不愿意去补偿了。

    显然,舒朗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捷径去吧”的信条,显然与之背道而驰。

    舒朗无从找到一个符合自己性格的人生场所。你改变不了它,就应该适应它,你改变不了它,就应该被它改变。对此,仿佛只有舒朗例外。水生的动力论留在舒朗的心里,却没有改变舒朗的倔强。

    社会的砾石在一点点的消磨舒朗的稚嫩,性格棱角分明的坚毅的舒朗,能否接受这样的磨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