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寒门称王 > 第四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匈奴

第四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匈奴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w.c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匈奴,故称犬戎,本是华夏一支,在历史的长河中融合了西域诸国血统,于西汉时成为统一的部落,威震西域,自称“天之骄子”。

    就是这样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初的游牧民族,却成为了历代华夏农耕帝国的心腹之患。哪怕在东汉之后,匈奴分裂,北匈奴远遁康居,南匈奴归附中原以后依旧如此。

    那些食汉家俸禄的匈奴官员依旧难改“饿羊”本性(关于游牧民族羊性说法,请见前章“汉民为狼”),在汉族强大时就内附称臣索取无度,在汉家国力孱弱之时就兴兵犯边,劫掠百姓……

    如此奴性十足掘草食根的“饿羊”本性,罄竹难书、血债累累。

    等到了有晋一代,大晋内乱后,南匈奴大单于刘渊更是割据自立。

    谁人知道,在匈奴史书上辉煌无比的中兴建国,却是用汉家百姓的鲜血染就而成。

    而在后世历史上,南匈奴一部虽然最终为北魏拓跋鲜卑所灭,最后消失在历史洪流之中,但他们留下的恶行,却永远不会为汉家百姓所遗忘!

    是的,不会遗忘!

    穿越而来,留存着千年后汉家思想的王烈自然不会遗忘。

    如果说石勒所统帅的羯胡部队是匈奴麾下的一只恶狗,那么现在的匈奴汉国才是这一切的罪恶根源。

    这只本属华夏,却忘宗弃祖的民族,纵然天谴也难偿其血债。

    王烈从不期盼这贼老天能降下霹雳,将匈奴灭国;他能做的就是在这乱世,积攒实力,一步步,先灭石勒恶犬。再灭江左叛逆,今日终于走到这一步。大军兵锋所指匈奴!

    这是大晋境内最后的匈奴,却不是这世上最后的匈奴。但王烈相信,只要今日能给汉家民族一个奋发自强的机会。那已经远遁康居的小小部落,就算出现“上帝之鞭”这样的人物,也终是跳梁小丑,不足为患。

    上帝之鞭算什么。中国人不信上帝;天子骄子算什么,古人敢把天撞破!

    撞破这青天,洗涤这罪恶之源。再用热血补天裂!

    这个世界,天道本就不公,作恶者大都活得逍遥自在,就算偶有身败名裂,也是自身太过猖狂,引得众人嫉妒围攻所致,与这老天无关。

    然天道不公。吾辈即替天行道。

    ~~~~~~~

    当拓跋郁律一脸庄重,将手中石弘亲笔签下的降书递给王烈的时候。

    当远处夕阳下的六壁城,那本属于羯胡的白狼旗帜如石坠落的时候。

    当云霞万丈中,那代表着汉家的黑色大旗嗖然竖起,血色的两个大字狂澜迎风激荡的时候……

    王烈的心不自觉的“砰砰”的跃动着。

    这一天。距离他来到这个乱世,已经有二十三年;这一年,距离他实现荣光,近在眼前;这一天,距离他心中的梦想,还很遥远……

    但遥远的背后,那血色大旗的背后,还有什么能阻挡他腾空而起,俯瞰大地?

    汉族,华夏,大晋,小兵,寒门,王烈的血脉中这些永远无法洗去的因子正随着他心脏的跃动而激荡,今日他见证了曾经笑傲北地的羯人的臣服,那么明日将是那千年桀骜的匈奴,向一个民族的血债血还!

    ~~~~~~~

    王烈大军在六壁城只耽搁了半日,就顺利将城池纳入囊中。

    而匈奴刘乂手下大将章戎率领的三万援军还未等得到这个消息,或者说还未抵达六壁城,就中了埋伏。

    埋伏是王烈亲自率领的,取得石弘的降书之前,他就已经亲自率领三万狂澜军骑兵出发了。

    本来按照狂澜军今日的实力,又是有心算无心,埋伏一支匈奴骑兵,有两万兵马足够,可王烈要的不仅仅是击溃,他要完全的歼灭这支军队,一战立威,让固守左国城的匈奴人看看,什么叫做天威难犯。

    但王烈又不能带太多的人马,就算他有信心劝降石弘,哪怕石弘不投降,城内也自有狂澜军的密探协助攻城。

    但必须要保证围城大军的数量,否则调走太多人马,一旦匈奴人也有算计,比如那刘乂暗中再调遣别的人马来偷袭,那就情势危急了。

    毕竟刘乂手下足足有十五六万,而且全是骑兵,在野战中还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而此次刘乂命手下大将章戎救援六壁城,虽然只给了章戎三万兵马,但却是刘乂手下的精锐之一,乃是南匈奴左贤王麾下的狼山骑,乃是为了纪念当年匈奴强大时占据的狼居胥山,也是为了铭记被霍去病率领的汉家大军杀的丢盔卸甲,封狼居胥的耻辱。

    这三万匈奴骑兵都配有当时匈奴少有的半身铠甲,匈奴冶炼技术并不发达,就算刘渊立国,掠夺了大量大晋工匠,前后二十几年也不能改变工艺落后的本质。

    当年刘聪手下号称有四十万控弦健儿,真正盔甲齐全的精锐也不过十万,而且都在他身为为禁军,

    因此,这些戍边的部落骑兵能有盔甲,已经是难得。

    而王烈手下的狂澜飞骑,虽然兵强马壮,盔甲整齐,但基本以幽州北地晋人为主,段氏、拓跋鲜卑为辅,还有其他各族战士万余人。

    这些人跟随王烈也几乎都身经百战斗,但除了那些异族骑兵,除了一些天赋卓越的人,大多数大晋骑兵却怎么也比不过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骑兵。

    对此,王烈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唯有更多铁与血的战斗,才是锻炼战士的根本。

    而今天他准备率领三万狂澜飞骑的精锐一会匈奴骑士。

    之前,王烈和匈奴骑士交手的经历一是石勒率领的匈奴铁骑,但其中匈奴人并不多,更多的是羯人和依附了石勒的汉人以及其他异族骑士;二就是在江左,假冒王导亲卫的刘曜率领的近千匈奴骑士,那可真是匈奴骑兵中精锐的精锐,差点让王烈战死当场。

    但王烈不怕,至少这一刻,他有信心击溃这所谓不可战争的骑士。

    跟随王烈一起出站的,却是王烈手下大将,现在的段氏鲜卑大单于,幽州之虎段末丕。

    王烈这次来前线,本来是想要带苏良或者冉瞻来协助自己,甚至是段文鸯,但段末丕知道王烈要和匈奴决战,却说什么也要出战。

    当年征北城下,段末丕只是一个军主,率军大战石勒手下大将孔长率领的匈奴铁骑,却因为中了对方的拖刀计,差点被斩落马下,一直耿耿于怀。

    而随后的数次战斗,段末丕都没有机会一雪前耻,今日自然不肯放过。

    其时,段末丕已经年近四旬,但勇猛不减当年,只是以他大单于的身份,王烈着实不想动用他。

    但段末丕于王烈如同师长,有救命和传送武艺双层厚恩,他的要求王烈还真不好拒绝。

    所以这次王烈带着段末、冉瞻两人来到了六壁城,只是为了保密,段末丕才一直没有出现在众人前,而是混杂在军营里。

    一直到大军出发,段末丕才领军做了先锋,冉瞻做他的副将,率军直奔埋伏地点而去。

    王烈自在中军压阵,不鸣锣不树旗,悄无声息,紧随而去。

    这里不得不说一说左国城附近地形,左国城春秋战国为白狄、汉为皋狼县。从公元140年西河郡内迁离石起,这里建为左国城,是南匈奴的王婷所在。

    也成为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的核心基地,刘渊当年建国之所以能发展迅速,也正因为他们是第一个在中原建国的胡人部族,颇有些精神先驱的意思,所以也才有各个异族的投靠与附庸。

    而刘渊建国后,在春秋战国和秦汉城池的基础上,背靠东部大山,面向北川河水。依山就势,扩建了左国城,让左国城形成了内外相依,易守难攻的地势。

    左国城东面靠山,西为大河,南北两面却是平原、丘陵地势。这也是为什么王烈联军入匈奴,不直接攻打左国城,而只能选择先绕路六壁城,从北方攻打此城的原因。

    而六壁城也当之无愧是左国城一道坚固的门户。

    如果石弘不降,联军强攻六壁城,怎么也要付出数倍的伤亡才可能实现,这也是王烈等人不想看到的。

    同样,刘乂派出的援军也只能从北路支援六壁城,而那官道两侧虽无大山,但也是丘陵密布,给了狂澜军一个绝好的偷袭机会。

    王烈打仗,向来以奇为主,这是是他为什么偏爱骑兵的原因,骑兵的机动灵活,千里奔袭正适合他的风格

    而这次他给段末丕布置的任务也不是直接歼敌,而是截杀。歼敌的任务他留给自己。

    王烈并没有将埋伏地点选在丘陵山区,而是即将抵达六壁城的一处平缓坡地。

    官道到这里正好有一个近二十度的上坡,而道路两侧百步内都是密林。

    这里距离六壁城不过十余里,再往南五六里则是一个山谷。

    王烈让段末丕和冉瞻率一万人埋伏在山谷出口,让过匈奴大军。

    匈奴大军一过山谷这种容易被埋伏的地点,加上距离六壁城只有十余里,心里肯定会放松警惕。

    但一旦战事开启,段末丕等人只要稳守山谷,就绝对能保证一个匈奴人逃不回去,而王烈就可以专心厮杀,将这些匈奴彻底歼灭。

    王烈的计划就是这么简单,攻其不备,断其后路,不留一个活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