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江山劫·随军女皇 > 第92章 私运粮草

第92章 私运粮草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海弦点了点头,另一名侍卫又道:“驿站里也无异样。”

    “信在出京师以前就被人劫走了,自然无甚异样。”海弦说着,喝了几口茶,又道,“今晚你们暂且别入宫,明天一早去码头瞧瞧有无可疑之人出没。切记,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们都不得出现。”

    海弦回到宫里时,早已经衣衫湿透。崔屏捧着几支新摘的荷花,吩咐着几个粗使宫女把枯萎的花朵收拾走,见海弦穿着一身花布衫走进来,身后并无宫人跟随着,忙迎上前问道:“公主这一日去了何处?方才端妃娘娘来问《宫规》是否抄写完毕……”

    “这些拿下去分给宫里人吃。”海弦把一包糖栗子交到她手里,笑道,“让她再来取一次也无妨,东西就摆在书房里。”说着打了个哈欠,便回房去了。

    崔屏忙将手里的东西交给萍儿,伺候着海弦去洗热水澡。海弦坐在浴桶里,热气氤氲,迷迷蒙蒙地团在眼前。崔屏垂首立在一边,随时等候她吩咐。隔着蒙蒙雾气,海弦愈发觉得崔屏的一张脸有些熟悉,那眉眼神色,简直像极了一个人。

    海弦见崔屏的脸颊已经被热气蒸得通红,额头上汗涔涔的,却依旧沉稳淡定,两人虽相像,性子却是截然相反的。她看着崔屏,似无意般说道:“从前的栖凰宫比起现在要热闹几分,如今贴身的宫女只得了你和萍儿两个,你性子沉稳,萍儿又十分胆小,连个陪我玩闹的人也没有。”

    崔屏垂首道:“奴婢知罪。”

    海弦笑着摇头:“这话又从何说起呢,性子使然,我哪里会怪罪你。”

    崔屏点头应了个“是”,服侍海弦穿上衣裳,微笑着问道:“不知公主今日去了何处,倒是不怕过了暑气。”

    海弦道:“明日便是孝贤皇后的七七之日,我为她在寺庙里求了一块长生玉,但愿她来生能够一世平顺。”说着指了指妆台上的一只大红色荷包道,“你快去将它供在佛案上,明日一早送去朝鸾宫。”

    崔屏笑道:“公主为了替孝贤皇后求长生玉,专程出宫,也算是有心了。”

    孝贤皇后走后,端妃顺理成章掌管起了后宫事宜,孝贤皇后的身后事自然也由端妃来操持。或许端妃是不想落人口实,孝贤皇后的七七之日可谓办得十分隆重。崔屏早早地将长生玉送去了朝鸾宫,海弦随后赶到,两名太监跟在身后,各抱着厚厚一沓子海弦抄写的《宫规》。海弦指挥他们将宫规放在案上,对端妃道:“一会儿还需劳烦娘娘带回去。”不顾她愤恨的神色,又跪在孝贤皇后的灵位前磕了三个响头,喃喃道,“海弦为母后求了一块长生玉,愿母后来生福泰安康,从此莫入帝王家。”

    立在一旁的端妃凤眉一挑,喝道:“你说出此等话,该当大逆不道?”

    海弦并不看她,只是回道:“端妃何出此言?”

    端妃张了张口,见袁霍领着袁毅走进来,忙止了口。海弦赶紧起身,跟随端妃侧立到一旁行礼,抬起头正看到汝明礼和阿库,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再一次惶恐起来。

    袁霍只当不曾听闻两人方才的对话,由宝路伺候着上了一注香,便对海弦道:“你宫里如今贴身伺候的人到底少了些,宝路原是孝贤皇后宫里的掌事宫女,如今便安置到你宫里做个掌事宫女罢。”

    端妃脸色微变,飞快地看了汝明礼一眼。海弦拿余光扫了扫端妃,笑着对袁霍道:“宝路做事严谨,又是十分衷心。能有她在身边服侍,自然是极好的。只是如今栖凰宫里已由崔屏掌事,频繁更替掌事宫女,总是不大好。”

    袁霍沉吟着点了点头,扭头对刘况道:“回头知会内务府,宝路虽不是掌事,但是每月俸禄和年节赏金还需依照掌事的份例。”

    宝路忙磕头谢恩,海弦看了一眼崔屏,见她悄然松了一口气,心中不由觉得像是坠着一块大石,沉沉的难受。

    孝贤皇后的七七之事办妥后,海弦假称谢恩,带着宝路去了乾阳宫。昨日跟随海弦出宫的两名侍卫扮作了太监模样,恰巧从御书房里出来,同海弦打了个照面。

    海弦对刘况道:“一会儿刘公公可否替我安排两个力大些的宫人,帮宝路将箱笼搬去栖凰宫。”

    刘况依言点头,对两名侍卫道:“那便由你们去办。”

    海弦笑着对两人道:“傍晚时分,你们便随宝路去朝鸾宫。”说着只身一人进了御书房。

    海弦一进门就抿着嘴道:“父皇,女儿知错了,女儿给父皇赔罪来了。”

    袁霍微微一笑,佯装不解道:“何罪之有,说来听听。”他并未抬头,只专注着手里的折子。

    “女儿隐瞒父皇昨日之事,包庇宫人,便是有罪。”说着又笑吟吟看了袁霍一眼,有些焦急道,“不知他们是如何同父皇汇报的。”

    袁霍并未作答,而是道:“你想要抓的内鬼便是崔屏吧?”

    海弦点了点头,愈发急切地看着袁霍:“他们究竟如何答复?”

    书房里安静得只闻朱笔落在纸上的沙沙声,袁霍飞快地在折子上回复朱批。海弦等得万分焦急,暗暗祈祷着崔屏并非端妃和汝明礼派来的人。过了许久,袁霍才放下朱笔,说道:“你可知私派粮草去军营可是死罪?倘若这次汝明礼在这件事上做文章,怕是朕也保不了你了。”

    海弦吐了吐舌头,调皮道:“何来粮草之说,莫非军中将士吃的都是烂树根?”

    袁霍微微一愣,问道:“此话怎讲?”

    “既然是捉鬼,自然不能将自己牵涉进去啊。那些船只上装的,不过是一些烂树根罢了。我虽在信上通知甫翟接粮草,可是信并没有寄到甫翟手中,何来‘私派’一说。”见袁霍颔首,她又道,“父皇还没告诉我,究竟是否有内鬼呢。”

    “有没有内鬼,朕也不敢肯定。他们在码头站了一个时辰,直到你的船淡出视线,也未见有人来截船。”袁霍的嘴角不由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你倒是玲珑心思,只是既然已经疑心到了身边人,为何还执意将她留在宫里呢?岂不是养虎为患?”

    海弦翩然坐到一旁的绣墩上,笑道:“父皇既然知道疑人不用,为何又让汝明礼进宫呢。父皇想把汝明礼拴在身边,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海弦何尝不是呢。”

    袁霍诧异地看了海弦一眼,欣慰地笑起来。海弦捣鼓着挂在腰上的玉牌,迟疑着开口,似乎没有什么底气:“海弦……海弦有个不情之请,望父皇恩典。将来无论崔屏对海弦做了什么,只要不伤及海弦的性命,还请父皇饶她不死。”

    袁霍不置可否,只是摆了摆手,对海弦道:“你有这般玲珑剔透的心思,若是能够在政事上下功夫,将来朕便无需费心为懿儿储备太子太傅了。”

    海弦听了不由心口一沉,这几觉得这一句话仿佛比诀别还要凄凉几分。甫翟同大巫国的一场仗不知要到何年哪月才能结束,袁霍同汝明礼又何尝不是。海弦点了点头,立在窗前,看着外头繁花似锦,心中祈祷着身边人都能够平顺安康。

    她恍惚想起甫翟临出征前对她说的那番话:戎马倥偬也好,平息内乱也罢,那是男人该做的事,我只求你一世无忧,平安喜乐。

    甫翟,甫翟,你在边境可有吃苦?

    无论甫翟在边境的日子过得如何,她都无法同他共甘苦。她不由叹息了一声,袁霍亦跟着叹息了一声,说道:“朕只盼着能赶在甫翟回宫前为懿儿安排好太子太傅,然而放眼望去,朝中已无可用之人。”

    海弦鼻子一酸,说道:“父皇自是万岁之身,何必说这般不吉利的话。再说懿儿聪明伶俐,对朝堂之事多少已经明了,凭他的智慧怕是也足够应付了。”

    袁霍道:“懿儿锋芒太露,未必是件好事。有时候大智若愚或许反而容易保全自己。”

    海弦点了点头,说了几句宽慰话,欠身告退。

    之后的日子,海弦倒是不常来乾阳宫了,她不想同汝明礼打照面,倒不是惧怕他,而是担心自己压制不住对他的恨意,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来,反倒坏了袁霍的计策。

    初秋的时候,迎来了甫翟从边境送来的第一封信。海弦算算日子,自己十天前寄的那封信应该也就快到甫翟手中了。她从萍儿手里接过信,迫不及待就回到房里去拆了。

    信封里除了一封桃花笺叠成的信,还有一枝五彩的羽毛。

    甫翟在信上道,那是一只报喜鸟,是边境特有的品种。那天他带兵在野外操练,回营的时候,这只报喜鸟就立在他的帐子门口。他为了向它求一枝羽毛,可是费了好大的劲。

    海弦看着那根五彩羽毛,心中想,这般好兆头,不是甫翟打了胜仗又是什么?她笑着写下回信,告诫甫翟莫要伤害了它。等凯旋之日,便将它带回来,好酒好菜地伺候着。

    写完回信,她将两封信都压在了枕头底下,唤来宝路道:“我身子有些不舒服,快去请御医。”

    宝路急道:“公主哪里不舒服?”

    海弦拿眼神示意她将房门关上,小声道:“有些事,等来日我慢慢同你讲,往后若是吩咐你去请御医,你便将穆御医请来。不过,切记不要让旁人觉出我对他格外关照。”

    见宝路点头,海弦觉得,含芷仿佛又回到了自己身边。她如今身边没有个人可以托付这些重要事,有时候一些事总是显得十分被动。宝路的到来,有如是及时雨。她虽一早就想把宝路安排到身边来,却又怕做得太国明显,会将她推向风口浪尖。如今袁霍做了个顺水人情,倒也省了一桩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