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江山劫·随军女皇 > 第94章 陛下脉案

第94章 陛下脉案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看样子是汝明礼的爪牙以为那里头装着的是极要紧的救命药,因此才会偷了去的。朱启提出要彻查此事,一则可以警告其余人,二则能铲除一人是一人。甫翟却将此事压了下来,打算找个机会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既然甫翟已经发话,朱启自然不便再插手此事。

    之后甫翟又趁着士气高昂,向大巫国进行了数次讨伐,每一次都是得胜而返,如此倒是把给海弦写信一事耽搁了下来.海弦在宫里日盼夜盼,盼了近一个月,也不见甫翟回信。这期间她倒是送了不少信到边境,也不知甫翟是否收到了。派穆圳川去宫外问了几名信差,也无甚消息。

    海弦等得焦急,如此一来,等同断了有关甫翟的所有线索。她深怕这其中是汝明礼在捣鬼,朱启也被派到了边境,而穆圳川不便出面,她一时不知该找谁去打探消息。正一筹莫展间,刘况带着小李子来报袁霍身体抱恙。

    海弦一刻不敢怠慢,换过衣裳就带上宝路和崔屏赶去了乾阳宫。此时只有孙御医在卧房里替袁霍诊脉。所幸袁霍看起来精神尚好,只是面色有些苍白。海弦朝袁霍欠了欠身,问孙御医:“陛下为何龙体抱恙?”

    孙御医闪烁着眼神,支支吾吾回道:“陛下年事已高,有些头痛脑热实属难免。”

    “混账!”海弦厉声呵斥道,“陛下正值壮年,何来如此说法!你若不会治,大可让别的御医过来。”

    孙御医不料向来亲和待人的公主竟会因为他的一句话而着恼,忙战战兢兢道:“微臣罪该万死,还请公主息怒。”

    海弦道:“你快让御医们都带着陛下的脉案去偏殿,本宫倒要问一问,旁人是如何作答的。”

    孙御医点了点头,快步离去。

    袁霍喝了一口茶,笑道:“不过是寻常的伤风罢了,何必这般兴师动众。”

    海弦见卧房里只有刘况一人伺候着,才说道:“海弦打算趁此机会将汝明礼的人一一找出来。御医院每个人都掌握着父皇的脉案,只要比对着大家的脉案,便可知晓。”

    袁霍道:“虽说两方御医掌握着不同的脉案,可你又如何能够辨识孰忠孰奸呢。况且此事一旦处理不当,还会打草惊蛇。”

    海弦微微笑着,带着十二分的笃定:“父皇只管放心,用不了几日,海弦必定给父皇送上一份大礼。”

    袁霍其实早已经猜到了海弦的心思,但想着自己的女儿究竟聪慧到何等地步,倒也没有点破,只是笑着颔首道:“若有大礼,父皇必定重赏你。”

    孙御医很快就把御医院的人全都带了过来,一个个捧着袁霍的脉案,恭敬地等候在偏殿里,像是一个个等待审讯的囚徒,压低着头,连大气也不敢出。

    未多时就听到细碎的脚步声从门外响起,海弦款款走进来,对众人道:“你们把脉案放在桌上,每人领了竹签子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在对应的脉案上。”

    孙御医道:“陛下的脉案,若是未经圣上允准是不得随意查看的。”

    海弦眉眼一挑,问道:“方才本宫命你会御医院取脉案,陛下是否在场?”

    孙御医自讨了个没趣,缩了缩脖子,忙带头将脉案放在桌上,问小李子领了一块竹签子,写上自己的名字。

    剩下的御医们也都陆续写下了签排,海弦对小李子道:“带诸位御医去西配殿歇息,将今年新进贡的绿茶沏了给诸位御医尝尝鲜。”

    御医们齐声道谢,跟着小李子出了偏殿。崔屏和宝路分立在海弦两侧,海弦看了看两人,说道:“崔屏到底稳重些,便去正殿跟着朱嬷嬷伺候陛下,宝路留在这儿为我研磨。”

    崔屏张了张嘴,最终道声“是”,福身退出了偏殿。

    海弦捧起孙御医记录的脉案,一面翻看着,一面对宝路道:“孙御医也算是御医院的‘老人’了吧。”

    宝路点头道:“在宝路刚入宫时,他便已经在御医院了。”

    算算时间,宝路入宫差不多六七年。海弦又问道:“你觉得孙御医为人如何?”

    “御医里头,就数杜御医、秦御医和穆御医平易近人些,孙御医的医术虽好,却从不过问宫人。”

    海弦了然地点了点头,拿起杜御医记录的脉案细细翻看,又捧起孙御医的比对着。

    宝路为她准备了纸笔,海弦微蹙着眉头,并没有去接,而是道:“我说你记便可。”见宝路在一张矮蹬上坐下来,海弦又指了指身边的一张椅子,“你放心,李公公在外头守着呢。”

    比照了七本脉案,海弦道:“孙御医、褚御医和院判的名字写在同一处。杜御医和秦御医的名字写在另一处。”

    因穆圳川和剩下几名御医是新进的,脉案并不全,海弦又让宝路另记了一处。宝路有些闹不明白海弦此举的意图,却也不多问,只是握着笔等她吩咐。

    海弦又把所有脉案翻看了一遍,对宝路道:“将它折好了,贴身收起来。”说着亲自拉开殿门,宝路跟在后面,两人一同去了袁霍那里。

    这会儿袁霍正咳得厉害,一张脸泛着潮红。崔屏正捧着药碗侍立在一旁,朱嬷嬷一面轻拍着袁霍的后背,一面吩咐崔屏再去将汤药热一热。

    海弦立到袁霍另一侧,取了一块绢帕替他擦着额头上的汗。因朱嬷嬷是袁霍宫里的老嬷嬷了,自是十分可信,海弦倒也不避讳,说道:“父皇,名单已经出来了。”

    话音刚落,宝路从袖子里摸出那张自己名字的纸条,便径自走去关门。

    袁霍看了看上头的名字,笑道:“你倒是说一说其中的细节。”

    朱嬷嬷忙给海弦搬了个绣墩摆在袁霍跟前,海弦坐下来说道:“孙御医他们几个的脉案里常提到父皇有阳虚之证,龙体虽无恙,却不比当年,每况愈下。而秦御医他们的脉案里,却只提到父皇如今疏于骑射,身子骨虽不比当年,但也精明强健。”

    袁霍微笑着听完海弦的解释,说道:“如此又能说明什么?”

    “穆圳川的脉案虽不全,却也称父皇龙体康泰,可见孙御医他们是有预谋的。如果不是汝明礼想要借他们来拖垮父皇的身体,便是想要以脉案为证据,将来他若是对父皇有所动作,也好有个说辞。”

    说到最后,袁霍的眼睛不由露出些清亮的神采来。海弦笑道:“父皇怕是早就查出了哪些是汝明礼的人吧,却为何不收为己用呢?”

    袁霍道:“若是这般容易就收为己用,汝明礼岂能日渐羽翼丰满。”

    海弦瞪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眼里充满了自信:“父皇且等着便是了。”

    这一日,海弦看过脉案后,招来了所有的御医细问。大家各执一词,有几人坚持称袁霍有阳虚之证,也有几人称袁霍龙体康泰,比起青年将士都要健硕。

    海弦颇为头痛地摆了摆手,命他们先行散去。宝路送走御医们,问海弦:“公主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海弦道:“过些日子便去向陛下请一道圣旨,举行一场医考,淘汰者必须出宫。”

    几日后袁霍便下了医考的圣旨,并让小李子放出风去,若是医考未通过者,需得领了一年的俸禄出宫去。同时宫里也传得沸沸扬扬,宸永公主在暗地里竞价,只要出得起一千两者,便可保证他安然通过。

    消息传出去未多时,果真有御医借着请平安脉的名义找来栖凰宫。宝路领着孙御医进殿,海弦坐在椅子上,正看着陶瓷盆里的一只小乌龟。宝路道:“公主,孙御医来请平安脉了。”

    海弦头也不回,逗弄着陶瓷盆里的小龟,说道:“今天过来请平安脉的御医太多了,让孙御医改日再来吧。”

    明日便是医考之日,孙御医想着既然已经有人来过栖凰宫,他已然失了先机,更不能就这般回去了。他急得“噗通”一声跪在了海弦面前。宝路深怕引起旁人猜疑,忙将殿门关起来。海弦笑吟吟道:“不过是请个平安脉,孙御医何必行此大礼。孙御医起来说话便是了。”

    孙御医依言起身,弓着身子,迟疑着从袖子里摸出一张八百两的银票,捧到海弦面前:“微臣家中五口人全靠着微臣一人养活,因此这些年并多少积蓄,还请公主莫要嫌弃。”

    海弦道:“你能存下八百两,也不算少了,虽比不得褚御医出手阔绰,一次送来一千二百两,却也比院判慷慨。”

    孙御医文言色变,一张脸忽青忽白。他比起褚御医,要早上几年入宫,也比他早几年“效力于”汝明礼,没想到汝明礼在银两上竟如此偏袒。虽说院判不如自己慷慨,可他好歹身居御医院之首,花些银子贿赂宸永公主,也不过是买个安心。他私底下存的银两,又岂会全数奉上。而自己为了保全这份差事,自是奉上了毕生积蓄。想到这里,他不禁对汝明礼添了些不满。

    海弦窥了窥孙御医的神色,说道:“不过我记得御医一个月的俸禄才三十多两银子,加上打赏,这些年下来,怕是不吃不喝也凑不齐八百两。本宫倒是奇怪,你们一个个出手大方,这些钱究竟是打哪里来的?”

    孙御医一张脸又胀成了猪肝色,再次跪倒在海弦面前,暗暗思量着该如何解释这些银两的来历。海弦却不再追问,而是道:“这张银票便暂时寄放在本宫这里,不过怕旁人误会,还需孙御医写个凭证。”想了想,又道,“就写你存放了八百两在本宫这里,等到告老还乡之时如数取回。孙御医若是能够恪尽己任,本宫倒是可以考虑加一份利息。”